农技站

小麦播种量:30斤还是50斤?老农说漏嘴:多1斤苗,少100斤粮!

前几天在河南周口的一个村子里,有户人家两代人吵得面红耳赤,老爷子坚持一亩地要撒五十斤麦种才放心,儿子拿着手机里农技站的通知说现在最多三十斤就够用,两人谁也说服不了对方,最后差点掀翻了饭桌,这件事表面上是家里闹矛盾,其实反映了不少地方都有的错误想法,总觉得种子撒

小麦 麦苗 纹枯病 农技站 播种量 2025-11-12 01:11  1

柘城农技站长皇雅领:顺口溜里传农技 晚播小麦有“良方”

“今年小麦播种晚,只因天气阴雨连……春季麦田争早管,确保小麦创高产!”10月29日,柘城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、科技特派员、推广研究员皇雅领创作的小麦晚播管理顺口溜,在当地农户的朋友圈和交流群里“火”了。晦涩的农技知识变成朗朗上口的“种田指南”,让农户们直呼“

小麦 柘城 顺口溜 农技站 柘城农技站 2025-10-30 20:37  2

今年秋播别踩坑!这8类小麦品种才是&

秋播的脚步越来越近,不少农民朋友看着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小麦品种犯了难——广告说得天花乱坠,可真种到地里,要是不适合自家地块,一年的辛苦可能全打水漂。今天就结合2025年最新审定的小麦品种和各地农技站的实测数据,帮大家梳理出几类真正靠谱的“实力派”品种,还附上3个

小麦 马兰 黄淮海 赤霉病 农技站 2025-10-17 20:43  2

农村人的生活第44集:寒露已过,中原小麦不能下种怎么办?

寒露的晨霜刚染白地头的枯草,李大叔蹲在自家玉米地边,眉头拧成了疙瘩。脚下的土壤攥在手里能成团,脚踩下去就是一个深窝——连续半个月的阴雨把豫东这片麦田泡得透湿,玉米秸秆还立在地里没法收割,更别说翻耕下种了。“秋分早,霜降迟,寒露种麦正当时”的老规矩,今年彻底被天

农村 小麦 拌种 寒露 农技站 2025-10-11 17:32  2

机关事业“早退老人”:曾是“老黄牛”,待遇该提高吗?

小区里74岁的老杨,退休前在市里的事业单位管基建,55岁就按政策提前退了。现在每月养老金四千三,比晚退休六年的老同事少拿两千七,他常坐在长椅上跟邻居念叨:“不是贪多,就是想起当年跑工地、盯项目的日子,现在要是能少为柴米油盐操心就好了。”不少机关事业的“早退老人

老人 养老 养老金 润喉糖 农技站 2025-10-04 16:08  4

种20年地,这3个“常识”其实都是坑!难怪产量上不去,还白扔钱

农民朋友别划走!咱天天在地里忙活,以为“多浇水、多施肥、老品种靠谱”就是种地门道,其实好多“老经验”早过时了,甚至是错的——有的把地越种越瘦,有的虫子越防越多,还有的明明能拿补贴却不知道!今天把农技站专家蹲地头教的“实在招”整理好,全是能直接用的干货,看完少走

常识 玉米 蚜虫 地膜 农技站 2025-09-28 19:12  4

老农经验遇新挑战,传统农谚失效之谜,麦田危机如何化解?

去年秋天我看见李叔家的麦田让霜一打全蔫了,他蹲在地里一把一把薅那些冻死的苗,嘴里念叨,白露种麦真管用?我照老黄历早下了种,结果两万块肥料钱全打水漂了,这话一出,村头晒谷场上的老少爷们立马吵起来,有人说听县农技站的准没错,可到底咋弄,大伙儿还是心里没数。

危机 麦田 农谚 黄淮地区 农技站 2025-09-22 06:00  9

未来5年,这4类人回农村更有奔头!政策托底,机遇比城里多

前几天刷短视频,刷到邻镇的返乡创业直播,主播是以前在城里开水果店的阿强。镜头里,他站在自家果园里,手里举着刚摘的沃柑,身后跟着几个打包的村民,直播间里满是下单的留言。后来问老家的人,才知道阿强回村两年,不仅承包了百亩果园,还建了分拣包装车间,带动二十多个村民就

农村 回村 猕猴桃 农技站 政策托底 2025-09-16 23:01  5